在看完韓劇《未生》後,朋友說這部劇讓她想要再學一個外語,因為劇中的主角們必須講著俄羅斯語、日語、中文、英語、德語等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,其實,我們對於會講很多語言的人內心多多少少都會然起敬佩之心,畢竟,光是一個英語就把很多台灣人搞死了,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在國小畢業時遇到一個不錯的英語補習班老師,她的文法教得很好,從國中開始,英語總是我最後才復習的科目,但往往都有90分以上的水準,所以,對英語完全沒有排斥感,而且是很喜歡。旅行了一些國家後,英語當然可以派上用場,畢竟它是世界用語,但也發現如果能講一些當地的語言,會讓自己比較不那麼旁觀化,然後對旅行的所在地也多了一點特別的感受,如果遇到其他旅人,能用他們的語言跟他們講一兩句話,彼此的距離也會立即縮短,所以,我還蠻喜歡學習語言,除了在旅行上有所助益,我覺得學習語言是一件可以立即就有收獲的事,語言是少數可以現學現賣的東西,其他像是音樂、運動、技能可能都需要先打一段時間基礎,才慢慢看得出成果,我個人覺得學習語言很適合拿來作為一種休閒娛樂,前提是,不能有太大的得失心。
趁著無業的這段期間,決定自己好好自修日文,既然沒有收入,那就能省則省,所以連日文課本都是跟朋友借來的。不知道為什麼,之前去補習班學法文時並沒有一種心急的感覺,感覺上禮拜上的這禮拜忘記也就算了,但這次自修日文,卻老是因為記不住單字而有些挫折感,有一種很想趕快上手的急迫,這時候,我也會一直提醒自己,不要有這種得失心啊,只要一直這樣學下去,慢慢的就會記住了,享受當下學習的樂趣,才是最重要的,而最近做好多事都讓我發現,活在當下,其實是人生最困難的一件事,比如說,跑步,當你跨出第一步時就好希望預計跑的十圈趕快跑完;當你翻開新書的前幾頁後,就好想快點把整本書看完,到底是什麼一直在催促著我?我現在也還沒找到答案,只能說,活在當下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可能是發現自己老是沒把單字記起來,當進行到第十課左右時,我開始覺得是不是應該買個練習本或是其他日文書來加強一下,前幾天在博客來看到《大家學標準日本語》加附CD時,就覺得好像應該來買一下,後來發現,原來在youtube就可以找到CD裡頭老師上課的影音,我在想,應該是我內心一直覺得沒花錢學東西感覺東西就學不好在作祟,即使現在在網路上可以獲得許多資源,卻總覺得應該要花錢才能好好地下定決心把這項東西學好,這實在是個很奇妙的心理作用,希望我能突破這點,至少在初級階段,能夠不花錢好好地完成它吧!
回想在台灣上了三年的法文課,一個禮拜上一次,一次三小時,從初級班一直上完高級班,之後飛到法國里昂念語言學校,第一天抵達宿舍時,對方跟我講的法文我竟然幾乎都聽不懂,當時想,到底這三年的作用是什麼啊?也太差勁了吧!當時跟一位日本室友還算親近,第一個月我用跛腳的法文夾雜英文跟對方溝通,她的法文程度很好,英文就還好一些,到了第二個月,我的法文開始突飛猛進到她都嚇了一跳,果然,環境對語言真的是很重要啊,那三年學的單字在法國一個月慢慢都真正進到腦子裡來了,當然,回到台灣,它又一點一滴慢慢離開我了,畢竟,在台灣要營造很法文的環境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這次,我想日文應該容易多了吧,打開電視可以看日本節目,ipad可以看日劇,這次重拾日文,也不像大學時在五十音就被打倒,希望,我的日文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,至少讓我在旅行中更能和當地人溝通,而不會因為語言有了一層穿不透的隔閡,嗯,或許下一個long stay的地方就是東京了。